摘 要:本文在討論英語教育的終極目的、略論我國英語教育現(xiàn)狀的基礎上,指出英語經典閱讀和教學的重要意義,重點探討了識讀 、理解和鑒賞三個層次的經典教學設想,并結合實例予以說明。文章指出,英文經典閱讀教學的落腳點在于學生的“情感”和“意志”,旨在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就此而論,“無用”的經典具有“大用”。
關鍵詞:英文經典;閱讀教學;識讀;理解;鑒賞
我們?yōu)槭裁匆龑W生閱讀經典名著?即這樣做的終極目的是什么?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知道通過怎樣的方法和手段來達到這一目的,否則我們的教學就是盲目的。為此,本文基于筆者的閱讀體驗和教學實踐,首先探討對經典閱讀教學乃至外語教學的認識,然后以具體文本為例,論述如何在識讀、理解和鑒賞這三個層面上實施英語經典閱讀教學,以便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目標。
在其著名的演講《通識教育》(A Liberal Education)中,英國博物學家托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把人生比作一場游戲,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受教育者掌握這套游戲規(guī)則——自然法則,并設法培養(yǎng)他們與這些自然法則和諧相處的“情感”(affections)與“意志”(will)。但掌握自然法則并非是為了征服自然,而是要服從這些支配人和事物的法則,并學會利用和感恩自然的賞賜。這大致就是赫胥黎眼中的“通識教育”,或與“自然教育”(natures education)相對的“人為教育”(artificial education)。這種“人為教育”能彌補“自然教育”的缺陷,為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教育做準備。如果說教會學生掌握自然法則的任務主要是通過理科課程來完成的,那么,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和意志則主要是由文科課程來實現(xiàn)的,而英語(包括其他外語語種,下同)作為文科的一門主干課程理應分擔這一重任。這樣看來,英語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鍛造學生以意志駕馭身體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敏感、冷靜而有邏輯性”的心智。這樣,他們才能既充滿生機和熱情地生活,又受制于“強大的意志力和敏感的心智”,成為通識教育的受益者和真正的人生贏家。我們或可稱其為英語教育的終極目的,至少英語教育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
但眾所周知,我們一般都認為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作為一門外語,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基礎性工程,舍此,一切都無從談起。但說到底,這些培養(yǎng)目標都是工具性的,充其量只是英語教學的直接目的,它們理應為一個更大的目標服務,也就是說要為上述的終極目的打基礎。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以及老師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理應是在學生理解讀物和嘗試表達中自然發(fā)生的。這大致相當于“做中學”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以任務為導向的操練。機械的學習常常使內涵豐富、生動有趣的經典作品變得索然寡味,甚至令人生厭,學生們至多能了解到其中一些語言點和知識的殘片,得到的深刻印象往往也就是某篇課文有哪些生詞和語法知識。經過老師講解、查詞典等過程,學生也許會認識文章中的每一個詞句,但這篇文章到底在講什么卻未必清楚,更遑論培育人文素養(yǎng)。而英語教學在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基礎上,主要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傳遞人文關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健全他們的人格。
以此觀之,我們目前的英語教育與這一目標間還有很大的距離。差距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本文所能盡言,這里僅以教材編寫為例,談一點整體教學設計方面的問題。現(xiàn)在的中學和大學英語教材,乃至小學教材,多半受工具理性支配。因強調實用性,教材試圖囊括科技、環(huán)保、天文、地理、旅游、衛(wèi)生健康等各方面的知識。這樣的教材大大擠占了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空間和時間。筆者認為,這恐怕是對通識人才培養(yǎng)的一種誤解。通識教育不是各類專業(yè)教育的累加,并非是要面面俱到,而是一種通才素質教育,或可稱為“思想的體操”,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雅氣質、健全人格和人文素質,進而發(fā)掘其獨特的潛質。用一句話來說,它重在“人”的培養(yǎng)。它要培養(yǎng)的是身心全面發(fā)展的“完整的人”;去脫庸俗、境界高雅的人;“世界因我而不同”、引領社會發(fā)展潮流的人。這樣的人必將厚積而薄發(fā)。實際上,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說,只要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獲得其他專業(yè)知識多半只是詞匯量的問題,進入運用階段,學生只要掌握專業(yè)術語即可,更何況學習專業(yè)知識可以通過其他專門的課程,大學階段還有專業(yè)外語教學。因此,英語教材的編寫還是應該回歸人文素質培養(yǎng)這個本位。要想知道這樣的教材如何編寫,翻開當年西南聯(lián)大的《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便知。其中采用的是莫洛亞的《致青年》、林語堂的《生活的目的》、羅素的《教育的目的》、洛維爾的《自由與約束》和帕瑪?shù)摹队⒄Z學習的自我培養(yǎng)》,等等。很顯然,這里編入的都是有關人文素養(yǎng)的材料。即便涉及科技,選擇的也是引導學生如何反思或形而上地思考科技的材料,如雷姆森的《何為科學?》、比爾德的《技術文明》等,而不是實用的科技知識。
正是由于當下社會受工具理性支配,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閱讀經典有何用?如果說這里的“用”指的就是“實用價值”,那么,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沒有用!如果你想通過閱讀經典來找一份好工作,或者給你帶來強身健體等諸如此類立竿見影的實際好處,那是對經典的誤解,我勸你還是就此打住,不要浪費時間來讀這些費時勞神的東西。一如科學的價值不在于它的實際運用(技術才是),實用性也不是文學經典的必然產物,即它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其實際用途。那為什么我們還要讀經典作品呢?因為經典是人類智識的結晶,它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包括了解自然、社會和人自身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我們在有限的生命和逼仄的生活圈子里增加和拓寬人生體驗,知道人何以為人的道理,從而在面對任何人生際遇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逐漸形成一種曠達的心胸。這樣說來,經典并非無用,而是有大用。
至于經典到底有何具體功用,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難以定論。但從柏拉圖以降,對文學經典的功用歷來大致有兩種觀點,這些觀點都與其功能有關——文學的教育和愉悅功能。這兩大功能又關涉作品的內容與形式。關注內容的人大多強調文學里所蘊含的“普遍真理”,突出其對讀者的教育意義,如柏拉圖(盡管他認為“詩歌”,即文學作品,會對讀者產生消極影響);而強調作品文學性的人則更在意文學的運作過程,認為獨特的文學表達形式會給讀者帶來愉悅,如亞里士多德。歷史上把愉悅作為判斷經典之標準的大有人在,英國小說家阿諾德·本涅特(Arnold Bennett)認為,經典著作就是那些能給對文學有持久而濃厚興趣的少數(shù)人帶來快樂的作品;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甚至把愉悅視為判斷作品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更不用說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者了。
這樣看來,經典既包含著“普遍真理”,又能給人帶來愉悅。而這兩大功效僅靠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恐怕是無法實現(xiàn)的。如上所述,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發(fā)揮經典作用的途徑,而不是目標。增長知識、學會鑒賞和塑造人格才是英語教育的目的。雖然經典文學作品屬于虛構和想象之物,但這種想象多半來源于生活,是創(chuàng)作者觀察人生百態(tài)和沉思積淀的產物,是人類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多對讀者具有啟發(fā)和教育意義。如果僅僅把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肢解成單詞的填寫、句法的掌握,那簡直是暴殄天物。我這么說,并非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對學生英語基本功的訓練,而是主張在提高學生吸納和輸出英語信息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后者在我們設置的各種練習和活動中至少要達到三分之一的比重。即便是在設計那些旨在夯實學生英語基本功,提高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練習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那些有啟發(fā)意義的句段,讓學生在完成語言訓練任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吸收人文知識。而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方面,任務的設置主要是以富有啟發(fā)意義的問題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既要基于文本,但又不局限于文本,它應該讓學生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在試圖回答這些問題時勢必會調用他們在課文中學到的語匯和句法結構。這樣,他們在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鞏固了新的語言知識,并嘗試將這些知識運用于表達實踐當中。通過這樣的“做中學”,學生不僅可提高英語水平,獲得新知,或許還能享受到某種樂趣??傊?,教師應該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潛心設計教學,讓“無用”的經典發(fā)揮其“大用”。
鑒于英語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外語”,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和表達能力始終都是我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英語屬于人文學科(humanities),而人文學科的重點在于它的人文性,不光是語言本身。例如,西方常常將人文學科等同于希臘語和拉丁語,而在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看來,希臘語和拉丁語只有作為文學,而不是語言的時候,才有普遍的人文價值。因此,我們要發(fā)掘英語的人文價值,不應該將文學教成語法。純粹訓練語言基本功的教學和練習要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漸次減少,逐步讓位于思想內容的消化與吸收,到高級階段應以檢查學生讀解能力和設計啟發(fā)他們思考的問題為主。經典閱讀教學在選材上也應有一個漸進的、先易后難的過程,在初級階段甚至可以選用經典當中優(yōu)秀的簡易改寫本。囿于課堂教學時間,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簡介作品的主要內容,并細致講解精彩片段,其他部分可作為課后任務布置給學生,以讀書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驗收和答疑。
接下來我重點談談對經典閱讀教學的設想和具體做法,供大家參考。
經典閱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對英語文字和句段的識讀層;第二個是對語篇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層;最后則是基于上述兩個層次的鑒賞層。這三個層次是一個漸次的過程,但又是互相關聯(lián),不可分割的。識讀層主要是指教師教授語言知識,這是最基礎的層面,離開它,一切都無從談起。但學生僅僅掌握語言知識還遠遠不夠,因為他們最多只是對詞匯和句子有了識認,有的學生可能每個單詞都認識,單個句子也知道意思,但對一篇文章到底在談什么可能還是云山霧海,或抓不住重點,這就需要進行第二個層次的跟進,即語篇層面的結構分析。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布局謀篇,把握核心論點或主題。如果是論述文,教師就要通過結構分析,讓學生懂得文章是如何立論、如何層層推進,以及各個部分的分論點是如何支撐文章核心論點的。這樣的邏輯分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和架構,還有利于他們自己的寫作。如果是敘述文,教師就要重點分析情節(jié)的發(fā)展、故事的高潮和結局,讓學生了解作者采用的是何種敘事手法。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故事表達的是什么意義,即作品的主題是什么。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的任務之后,接下來的就是鑒賞與反思了。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跳出文本,重點思考作品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有意識地思考閱讀材料帶來的啟發(fā),認識以前未曾了解的人性或世界的方方面面。在這個層面,教師甚至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引導他們分析所閱讀的材料中哪些觀點是對的,具有啟示意義,哪些是不完整甚至是錯的,是應該加以完善和批判的。至此,我們才可以說基本完成了經典閱讀的教學任務。
例如,在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題為《如何步入老年》(How to Grow Old)的著名散文中,作者實際上是要論述老年人如何在心理上保持年輕。全文共6個自然段,大致可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為引論,作者首先解題,并介紹了自己祖先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他自己的生活習慣,以說明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指出老年人應避免做的兩件事——活在記憶中和對青春的依戀;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論述老年人應該做的兩件事——培養(yǎng)超脫個人情感的興趣和對死亡持平和的態(tài)度。限于篇幅,這里僅以第三部分一段話為例說明如何實現(xiàn)上述三個層次的經典閱讀教學任務。這段話原文如下: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 — 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從識讀層來看,這段話對中學生來說可能存在一些生詞或以前學過但這里有了新意的詞,如existence、contain、bank、recede、merge和being等;語法包括被動語態(tài)contained、現(xiàn)在分詞rushing等。從理解層來看,這里主要涉及一個修辭,即明喻(simile):A is like B.(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此外,這段話的主要特色是平行結構(parallelism)的運用: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這里的contained和rushing雖然分別為過去分詞和現(xiàn)在分詞,但實際上已經形容詞化了,它們與small并列);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這種平行結構的運用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作者意在模仿河水綿延不斷的流淌狀:先奔騰而下,然后逐漸變得平緩,最后寧靜地融入大海。完成這兩個層次的教學之后,我們就可以進入更高的鑒賞反思層了。這段話實際上象征著人生的三個階段:年輕時充滿著激情,像河流的源頭那樣“激情澎湃地沖過巖石和瀑布”;中年時隨著閱歷的增加,逐漸穩(wěn)重起來,像河流那樣隨著河岸的拓寬,“水流變得更加平靜”;老年時隨著生命力的衰退,倦意日增,安息的想法并非不可接受,于是就像河流那樣“沒有明顯間隙地匯入大海,毫無痛苦地失去個體的存在”。此外,這段話還顯示了作者的一種生命觀或世界觀,即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在這個觀念的底層還隱藏著一種宗教信仰:世界分為此岸和彼岸;人的生命也是由此生與來世構成的。這最后一點正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閱讀和思維的地方,在了解異域文化的同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甄別乃至批判上述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上述是我對經典閱讀教學操作過程的粗淺看法。應該指出的是,這里有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學重點要放在前兩個層次,第三個層次略加提示以供基礎好、好學勤思的學生進一步追問。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英語學習的深入,教師應該逐漸從第二層次向第三層次邁進,把第一層的大部分學習任務留給學生自己去完成。但教師要針對材料中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提供幫助,畢竟學生學習的是一門外語,而且英語語言的學習始終都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只是在這個層級,教師的職責發(fā)生了變化,由主要教授語言知識轉向給學生答疑解惑,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中的語言障礙,將此時教學的重點放在鑒賞與反思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根據(jù)認知規(guī)律和閱讀目的,識讀、理解與鑒賞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可概括如下:識讀是前提和基礎,是識文斷字層面的辨認;理解是對目標文本意義和深層含義的認知,是對鑒賞的過渡和準備;而鑒賞則是讀者調用自己的人生體驗、閱讀經驗和知識儲備等對文本所作的價值判斷和運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鑒賞才是閱讀的真正目的,它不僅僅是對文本的評價,也不光是讀者通過閱讀增長知識、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它還包括運用閱讀和思考所獲提升自己、傳播知識、惠及他人乃至改造社會。
基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之說,梁啟超將教育分為“知育、情育、意育”,進而把那種沒有“情育”“意育”,只有所謂常識和學識的“知育”稱為“‘販賣智識雜貨店的教育”。我們今天的英語教育如果只是傳授一些語言知識,最佳狀態(tài)也不過是讓學生掌握了所謂聽、說、讀、寫的技能,那么,這樣的教育即便不是“販賣智識的雜貨店”,充其量也只是語言技能培訓班,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謀生的手段。這與教育的根本目的——培養(yǎng)人——相去甚遠。因此,我們應該從一開始就要設法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歷史乃至哲學的意識,而不是讓他們一味追求實用性,為功利性所累。在經典閱讀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逐漸培養(yǎng)學生判斷高尚與卑賤的價值標準的能力,從而向往賢達、見賢思齊;鄙視庸俗、遠離宵小之輩,心中始終存有理想的價值追求??傊?,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啟發(fā)學生思考人生與社會,讓他們將個體的人生定位與他人及社會聯(lián)系起來,通觀人類整體的利益與發(fā)展。
孫勝忠,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識讀、理解與鑒賞的內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