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并不需要用到英語,但是作為一個渴望不斷進步的人,我最近開始“迷”上了英語。當然我并不知道現(xiàn)在這個年紀開始學英語有什么用,或許是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教自己孩子吧。這個路線不得不說,安排得有些長了。
記得我大概是五年級開始學的英語,那時候?qū)W校也不是很重視,權(quán)當興趣班的教學模式在開展,對我們也沒有什么硬性的考核。直到初中,筆者的英語學習才算正式開始,從abc...到單詞的讀、寫、聽,再到句子、語法等的學習。過程不算痛苦,但學的也只能算是剛剛夠用,不過成績倒也不差。到了高中那會,可能是那時候視力下降,老師講課時板書看不清楚,看著看著就不怎么學了。至于大學里,一臺電腦,自己上網(wǎng)課,學習全靠自覺,有沒有學進去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考試都是有答案的,通過沒什么問題。
閑話就說到這里了,接下去就開始整理我這兩天學英語的心得:
(一)詞匯:從認識到記憶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qū)W說話都是怎么開始的嗎?是不是也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個詞一個詞的學。大人指著一張張畫著水果或者動物的識字卡說:這是什么?虎。然后我們跟著讀:虎。
后來慢慢的,開始學拼音跟偏旁,然后我們有了第一本新華字典,不認識的字可以根據(jù)偏旁或者拼音查字典。那么學中文跟學英語是不是也一樣呢?答案是:當然!
現(xiàn)在很多學生英語課偏弱,成績不理想,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詞匯。詞匯量太少,看句子看不明白,成績當然不會好。所以要想成績好,詞匯量必須提高。
怎么記?現(xiàn)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詞匯記憶方法,但不管怎么記,萬變不離其宗。
第一步:看到一個新詞,首先得了解它的字面意思。比如student,意思是學生,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不難,我們可以把它放進一系列的語境中,比如我們本身就是一名student。
第二步:拆分單詞,了解詞的結(jié)構(gòu)。還是student,這個詞是stud+ent的結(jié)合,stud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study(學習),而-ent的意思是“...人,...事物”。那學習的人,不就是學生嗎?;蛘叻催^來看,學生,即學習的人,分開來是學習(study)的人(-ent),組合起來去掉中間的“y”就是student。
第三步:根據(jù)記憶曲線原理,分段重復記憶。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一般記憶7次能夠記住一個新詞。第一天早上學習新詞的意思跟結(jié)構(gòu),并試著拼寫,下午或者晚上回顧一下。接著第二天,第三天直到第七天。
第四步:建立一個詞匯儲蓄罐,將已經(jīng)記住的詞匯放進去,不定期的取出一部分鞏固記憶。英文詞匯其實并不多,英語國家老百姓交流經(jīng)常使用的大概也就5000個左右。中考大概1600個詞,高考大概3500個詞。
每天10個,每7天一輪,真正花一年時間記住這些詞,接下去就是不斷運用,我相信,英語這本課的成績就不會差。
(二)語法:系統(tǒng)學習,多看多讀多寫
語法難,難在變化太多。
語法的作用就是把一個個的詞按照特定的順序組合在一起,它將單詞分門歸類為名詞、動詞、代詞、冠詞、數(shù)詞、介詞、連詞、形容詞等等。要學習之前,筆者認為還是應該先了解這次類別的含義是什么。比如什么叫名詞,什么叫動詞等等。然后不斷地把詞匯儲蓄罐里的詞再根據(jù)相應的性質(zhì)放到不同的小儲蓄罐中。
等到分清了詞匯類別后,接下去就是造句了。從最簡單的開始,比如我在早上六點起床:I get up at 6 in the morning!這句話是我媽教我的。
(三)口語:邊聽邊說
經(jīng)過了(一)跟(二)的學習,多聽,不為別的,為了應付聽力考試。
你學了那么多,看到字能識人并不代表聽到字也能識人。所以,聽也很關(guān)鍵。很多時候,我們在記單詞的時候已經(jīng)是聽過單詞的發(fā)音了的,但聽力考試的時候不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報的,而是一句話一句話的來。把單詞放進了句子,這個時候往往就是我懵圈的時候。
重要性就說到這,至于到底怎么聽,該你自己去探索了。不過我可以提個小建議,就是當你學到某個單詞的時候,去聽帶有這個單詞的句子,一遍再一遍,你可以暫時忽略其他的詞,但這個單詞你一定要聽得真切清楚。
(四)專業(yè)性英語:大學里再說吧
大學是分專業(yè)的,每個專業(yè)有每個專業(yè)的專用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