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這個詞一直比較火,在英語學習上也有各種解讀和嘗試,有人講:把英語融入生活吧!這有難度,一般人做不到。因為很客觀的是,我們在中國。
到底要不要碎片化?當然要!
哪里有那么多整塊的時間學,我的很多學生每天忙實驗,準備考試,做設計的,有些還經(jīng)常熬夜,整塊時間就是一種奢侈;還有很多工作繁忙的伙伴,有的有小孩的,下班了有意味著另一個“班”的開始,太多整塊的時間有時候就是種浪費。
像前面說過,即使是整段時間,我們都要用番茄鐘給掐斷,給自己喘氣的時間才是持續(xù)的關鍵。
那怎么碎片化?一般G哥是把兩者結合,比如,發(fā)音就要整塊時間練,精聽也要專注練,但是,大部分記憶性的事就完全可以放在零碎的時間里。
我現(xiàn)在一般是這樣的:早上起來反復精聽一段新聞(如前面推薦的CNN Student News)并加理解,然后,摘抄下來需要記憶的部分(句子,表達或單詞等),把摘抄的小本子放口袋。
去上班的路上,去餐館的路上,出去見人的時候,在腦子里默記,如果不記得了,拿出本子看看,馬上又放進去.....因為前面在整塊時間里已經(jīng)理解了,本子只起提示作用,這樣就不會因為一直看著本子而撞到樹啦,對吧!
尤其通過看電影學英語的時候,每天早上看完一個片段,摘抄重點后(基礎越低,摘抄內容相對越多),因為劇情是連貫的,摘抄下來的內容也是跟著劇情走的。
然后,在碎片時間如搭公交車的時候,你就可以回想劇情,所有知識點就串聯(lián)起來了,你只要看本子,提示一下,記憶就很快。
更重要的是:看上去很輕松,別人都不知道你在努力,你只是看著窗外,默不作聲,卻在飛速運轉。
注意,碎片化不要太細,碎到窒息還學啥英語??吹竭^各種極端牛逼的案例。
有連吃個飯都得在記單詞,上廁所都要聽一把的;有把單詞貼滿屋的,把手機默認英文的(一有不適應的時候,又切換過來);有口袋里塞滿小紙條的,寢室里貼滿便利貼,走路都低頭記著的;有耳機時刻掛著舍不得摘的。
到底是不是如所想的那樣高效,我不知道,但是看上去蠻累的。還是悠著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