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是思考的結果,更不是通過造句形成的。你現(xiàn)在說英語的時候,說一句話要去回憶單詞,然后通過語法規(guī)律把單詞組合一起,組成句子,這就是造句,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但是你想想,你在說漢語的時候,你在腦子里思考的僅僅是你要表達的觀點,你不會去思考句子本身啊,你不會去想用什么詞,什么句型,一瞬間都不會去想。
你應該有過這種經(jīng)歷,面對老外的時候就沒話說了,為什么?當你在用母語交流的時候,在聽,在說的時候,你腦子里會不斷的思考對方的觀點,和自己要表達的觀點。但是,當你在用英語交流的時候,你腦子里全部都是語言本身,你在努力的理解對方的句子,單詞,回憶自己要用的單詞,句型,語法,你沒有空間去思考觀點,所以這時候,你的反應就是,我跟他沒啥好說的。
語言不是造句,而是一種反復訓練形成的條件反射。所以,你可以去調查,對話練習對于口語的提升效果是極其有限的。但是目前,不管是外教、陪練,還是英語角,這些模式都是對話練習,對話練習的本質就是翻譯和造句練習,每聽一句都要去翻譯,每說一句話都要去造句,沒有觸及到英語思維這個本質的問題。
有了對口語的基本認識,那么你還需要一樣東西——耳朵
十聾九啞,在任何國家,不管說什么語言的國家,天生的聾子,那一定是啞巴,這個是自然規(guī)律。能聽得懂一種語言,只要沒有心理或者生理障礙,那就能說這種語言,說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這個也是自然規(guī)律。你憑什么認為你能不受規(guī)律的限制,在聽不懂英語的情況下就能說英語呢?
“聽”是音頻信息輸入,“說”是信息輸出。信息是必須先輸入了才能輸出。這點很好理解,你不把水先注進桶里,你也別想從桶里倒出水來。所以,我們能說是因為我們能聽。
而且信息的輸出量必然小于信息的輸入量,因為中間有損耗。我們口語水平會受限于我們的聽力水平。
有人說,我沒聽過,但是在書上看過的內(nèi)容,那也是信息輸入啊,不對,閱讀那種是視覺信息的輸入。只有聽,那才是聲音信息,你要說,那需要的是聲音信息。
想想有些去上外教口語課的同學,對方說什么都聽不懂,只有不斷的尬尷的回應yeah~~yeah~ahuh,裝作很認真的在思考,然后心里一直盼著快點結束,這是何苦呢?一個小時幾百塊錢學到了什么?
其實除了上面說的“聽力”和“英語思維”,還有第三個元素,就是表達體系的建立,語言文化特質等等,這個在這里不多述了,如果前面兩項問題能夠解決,那么這些問題應該已經(jīng)被順帶解決得差不多了,即使還沒解決,那么也問題不大,基本的交流不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