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理直氣壯”,說英語也一樣,要“音直”才能“氣壯”。學生由于擔心發(fā)音不準,對話和朗讀時難免信心不足,久而久之成了“啞巴英語”。英國語言學家Firth教授指出:Without phonetics there can be no morphology of aspoken language, without intonation no syntax.(一種口頭語言如果離開了它的語音體系,就不可能有它的詞法;離開了語調,它的句法也就不存在。)語音階段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打好基礎是學好語言的關鍵。一個幼兒在開口講話前,已經默默聽了一年多。有一句俗語“十聾九啞”,通俗講就是十個聾子里有九個啞巴,既聽不到也說不出來。反映在我們的英語學習上,就是必須要有input(輸入),才能有output(輸出),英語的聽力不行,要想口語好,是絕無可能的。中國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向很強,這就是我們長期看書的結果。文字的東西固定在紙上,老看老看就像熟人一樣有感覺了,而聽力和說話能力相對而言是一片未開墾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