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常識 - 關(guān)于法國“棍子面包”的起源有哪三種猜想?
法國“棍子面包”即法式長棍面包,簡稱“法棍”,是法國面包最具特色的代表。從其名字上,我們便能想象出它的形狀。不錯,法式長棍面包就像一根長長的棍子。
雖然“法棍”與法式貝雷帽、紅酒及奶酪齊名,被作為法國的象征,但與其他三種比起來,棍子面包卻十分簡單質(zhì)樸:不加糖、不加乳、不加防腐劑,僅是以面粉、水、鹽、酵母和少量的油制成。長度固定為76厘米,重250克,棍身上有7個斜切裂口。
“法棍”制作簡單,價格便宜,深受法國人的喜歡。他們早餐用“法棍”刷果醬吃,午餐時將“法棍”切片,夾肉或蔬菜吃,晚餐時就著牛排或蘸鵝肝醬吃。幾乎可以說,餐餐不離“法棍”。
關(guān)于“法棍”的起源,至今都沒有定論,但有三種比較著名的猜想。
第一種猜想來自拿破侖軍隊中的面包師。歐洲人喜食面包,拿破侖時代,他率領(lǐng)軍隊四處征戰(zhàn),面包自然是隨行軍糧的重要部分之一。但在當時,歐洲的面包基本都是圓形的,特別不方便將士們攜帶,于是,面包師靈機一動,以剛剛可以塞進軍裝褲腿里的尺寸,將面包制作成長棍形。這樣,將士們便不用再為如何攜帶面包而費神了。
第二種猜想源于法國在1920年10月頒布的一項法令:面包師不得于凌晨4點之前工作。這下可苦了面包師們,傳統(tǒng)面包的做法從發(fā)酵到烘焙,都用時較久,各種繁雜的工序做下來,耗時十分長,凌晨4點再開始做很難完成。于是,他們便引進了維也納一種很簡單的面包的做法,用最簡單的材料與流程,制出了“法棍”,并迅速風靡。
第三種猜想來源于巴黎修造地鐵時代。彼時,施工的工人大都是來自各地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格,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聚在一起,打架斗毆成為常事。打架倒還好,危險在于,大家吃的基本都是傳統(tǒng)的圓面包,為了切面包,幾乎人人都隨身攜帶一把刀。為了消除安全隱患,當時的法國地鐵的監(jiān)管工程師便要求工地面包師制成可直接用手折下來而無須用刀的棍子面包,“法棍”應運而生。
這幾種猜想,各有依據(jù),各有其可信度,一直為人們口口相傳著,也給“法棍”這一深受法國人喜歡的食物,添上了一些浪漫而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