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是智慧之光,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自古以來,謀略故事集知識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體,對啟迪人類智慧,豐富思維能力,增長智力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國外智謀故事:以色列閃電行動的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閃電行動”是以色列在1976年7月3日實施的一項突擊軍事任務。
當年的6月27日,四名巴勒斯坦人和四名聯邦德國人劫持了一架從法國飛往以色列的班機,迫使它在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降落,劫持者要求以242名人質交換被以色列當局拘禁的53名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當局一面通過外交途徑來拖延時間,一方面抽調了200名官兵組成突擊隊,采取以“閃電行動”為代號的軍事手段。
由于阿明總統(tǒng)領導的烏干達政府是傾向巴勒斯坦人的,這就給“閃電行動”增強了難度。
為了搞好“閃電行動”,以色列當局作了充分的準備,研究了恩德培機場的地形和設施、烏干達軍隊的實力及布防、劫持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并進行了模擬演習。
一切準備停當之后,四架涂有民航機標志的以色列軍用運輸機騰空而起,利用民航線超低空飛行,其中一架飛機停在肯尼亞內羅畢機場作為“野戰(zhàn)醫(yī)院”,一架飛機充當指揮機,剩下兩架飛機則進入恩德培機場上空。
他們在空中發(fā)出訊號:“我們運來了劫持者要求釋放的巴勒斯坦人,請準予降落。”
恩德培機場的指揮塔看見飛機標有法國民航標志,就允許降落,以色列突擊隊員未等飛機停穩(wěn)就沖出機艙,立即分三路行動:一路乘一輛高級的“奔馳”車,冒充烏干達總統(tǒng)阿明,直闖關押人質的候機大樓,以迅速的行動擊斃劫持者,搶走了全部人質;第二路則去攻擊停在機場上的20余架烏干達的米格戰(zhàn)斗機,以保證自己能安全返回;第三路則去襲擊機場的指揮塔。三路人馬同時行動,配合默契,全部戰(zhàn)斗只化了53分鐘時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這次行動是名符其實的閃電式的,它的成功之處還在于:一是充分周密的準備工作,二是自始自終的“詐騙”行為,如將戰(zhàn)斗機改為民航標志,將奔馳車冒充為阿明座車等等,等到烏干達軍方知道上當后,以色列的突擊隊已勝利返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