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十一”小長假結(jié)束后,很多孩子都開始上演“媽媽不要去上班,寶寶不要去上學”的“瓊瑤劇”。美國也存在這個問題,最近美國有很多節(jié)日,幼兒園也時常放假。每次放假后開學的第一天,我送小D去幼兒園時,門口的場景真的好慘,很多孩子都抱著父母的大腿哭喊著:“媽媽,不要走!”“我要回家!”“不要上學!”
小D上幼兒園已經(jīng)有一個月了,其間也出現(xiàn)過分離焦慮,但總體來說適應得挺好的。她絕對不是那種心很大、容易適應陌生環(huán)境的孩子,但她還是比較快地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即便遇到節(jié)假日,也沒有出現(xiàn)過于激烈的反復行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做得比較好,幫助她順利地度過了分離焦慮期。
關(guān)于分離焦慮,其實要解決的是情緒問題,而情緒是最為敏感、細膩的。因此,父母只懂一些粗略的大道理是不行的,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反而是決定“成敗”的關(guān)鍵。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實戰(zhàn)心得。
什么是分離焦慮癥
6個月之前的寶寶,以為東西只要看不見就消失了,慢慢地他才開始明白,原來東西即使看不見了,也還是存在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認知發(fā)展里程碑,叫“事物永久存在性”(Object Permanence)。正因為如此,孩子才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癥”,因為寶寶開始明白:媽媽不見了,但她還是存在的,他希望媽媽立刻出現(xiàn),如果沒有出現(xiàn)他就會大哭。從這個角度來看,出現(xiàn)分離焦慮癥是寶寶認知進步的表現(xiàn)。
第一次分離焦慮癥 一般出現(xiàn)在寶寶6個月時,我在上一本書中分享過這個階段的應對方法。另一個分離焦慮高峰期出現(xiàn)在寶寶2歲半左右。
建立一個告別形式
這一點最關(guān)鍵,即媽媽千萬不要偷偷溜走,相反要花時間和寶寶建立一個告別形式。很多媽媽給我留言說,每次臨上班前,孩子就大哭,于是長輩就讓她偷偷溜走。這種做法也許短期有用,孩子暫時不哭了,但等孩子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后,下次就會更黏媽媽,因為他知道如果不黏著,媽媽就會突然不見。因此,一定要跟孩子建立一個說“再見”的形式。
1歲半以后的孩子開始有點兒“小大人”的感覺了,如果在告別形式中賦予孩子一些責任,他會更加容易接受“媽媽要離開”這個事實。比如,小D爸爸每次上班時,我就會陪著小D送老公到門口,老公和小D說“再見”,并且和小D說:“你能幫爸爸照顧好媽媽嗎?”然后和小D擊掌。一開始小D還是會哭,會難過,但堅持這么做一段時間后,隨著慢慢長大,她似乎明白爸爸給了她這么大的一個任務,頓時非常具有主人翁精神,現(xiàn)在能夠豪爽地和老公擊掌,還比畫出一個“OK”的手勢,好像我真的要靠她“罩著”似的。
每個周末我要出門時,老公也會帶著小D送我到門口,我和小D親親,然后說再見,同時我會跟小D說:“你能幫媽媽關(guān)門嗎?”這也是一個小小的任務,卻讓小D覺得自己身負重任,從而更加容易面對分離這件事。
明確告知孩子媽媽什么時候回來
小D剛開始上幼兒園是上半天,大概3個半小時。對于她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3個半小時”是很抽象的概念。我了解了幼兒園的時間安排后,每次都跟她說:“等小D吃完零食,媽媽就會來接小D了?!边@樣一個具體的安排,會讓孩子更有盼頭,從而也更容易融入新環(huán)境。對于職場媽媽也是一樣的,媽媽不要簡單地說“到晚上6點半,媽媽就回來了”,可以具體到“洗完澡后,媽媽就回來了”。
需要注意的是,媽媽答應了孩子什么時間回來或什么時間來接孩子,就一定要守時。我答應了小D“等你吃完零食,媽媽就回來”,每次都會提前在幼兒園門口等著她。寧可我等她,而不是讓她等我,這樣就會讓她明白,媽媽說話是算數(shù)的,相當于給她吃了“定心丸”。媽媽們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覺得偶爾不守時也沒關(guān)系,有分離焦慮癥的孩子本來就有“不安全感”,即使只有一次打破承諾,也會讓他們不再相信你。
編成小故事,多講給孩子聽
小D去幼兒園的前一個月,我買了校車模型和小房子積木來模擬學校。每天和她玩這些玩具時,我會時不時穿插著講故事。下面就是我自己編的故事,著重強調(diào)媽媽和她道別,媽媽一定會來接她這件事。
小D明天要去上學了,我們一起坐校車,嘀嘀——校車就開到了學校。我們一起下車,你就會看見Judy老師。媽媽就會和小D說“再見”,小D也會和媽媽說“再見,媽媽!”
可是小D很舍不得媽媽,不想讓媽媽走,這時小D就對自己說:“沒關(guān)系,媽媽會回來的。我會和老師同學玩,等我吃完零食,媽媽就來接我了?!钡刃吃完零食,媽媽果然就來接小D了。媽媽看到小D,就給小D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小D,媽媽離開后一定會回來的!
故事怎么講,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改編,但其中關(guān)于道別的話語要盡量保持一致,等到真和孩子道別時,也要反復強調(diào)這些話語。
編一個你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不但會讓孩子做好分離的準備,對于安撫孩子情緒也是很有幫助的。小D開學后的第二周,我第一次離開課堂時,她就大哭大叫,哭得實在太厲害了,以至于老師不得不打電話讓我回到課堂。小D見到我后,還是大哭大叫,我就是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安撫了她。我當時心里特別不舍,但還是做了幾次深呼吸,平靜下來后,我輕輕抱住小D,開始講故事:
發(fā)生什么事了啊?哦,媽媽離開了,小D舍不得,覺得好難過,于是小D就哭了。小D哭啊哭,可是媽媽還是沒回來,于是小D很憤怒,就開始大哭大叫,因為小D實在太憤怒了?。ㄕJ可孩子的情緒,并給情緒命名)
但媽媽告訴過小D,媽媽離開后一定會回來的?,F(xiàn)在媽媽就回來了?。ㄔ俅螐娬{(diào)關(guān)鍵信息“媽媽離開后一定會回來”)
現(xiàn)在小D跟著媽媽一起深呼吸,讓自己慢慢地平靜下來。吸氣——呼氣——,慢慢地,我們的身體就平靜了。(教會孩子如何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
準備好這樣一個故事,能夠幫助媽媽在關(guān)鍵時刻對孩子進行安撫,畢竟每個媽媽面對孩子的大哭都會慌了陣腳。我親眼見到小D班上一個同學的媽媽,趕到教室后看到兒子大哭,自己的眼眶立馬也紅了,于是她抱著孩子一個勁兒地說:“媽媽不走了,媽媽再也不走了。”開學已經(jīng)2個月了,這位媽媽不得不每天留在教室陪孩子。
大J特別提醒
“母愛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最好的母愛就是懂得慢慢分離,得體退出。無論是職場媽媽去上班,還是送孩子去上幼兒園,都是父母自己學習如何“退出”的好機會。記得小D開學第一周,每天家長和孩子告別時,總有一個老師在旁邊輕輕地提醒:“媽媽,微笑!”縱然你心里有萬千不舍,和孩子告別時,請記得保持微笑,用你愉快的心情去感染孩子。
所謂“退出”,并不是退出對孩子的關(guān)愛,而是慢慢調(diào)整關(guān)愛的方式。孩子終有一天要獨立,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父母要做的不是舍不得,更不是死活不放手,而是幫助孩子具備面對分離的能力。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fā)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德陽市東西大街西一段109號小區(qū)英語學習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