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指導別人如何練習口語(目前已經能夠脫口而出),對口語的學習也有著許多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在這之前也走過非常多的坑,其實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練習,基本不可能練不好口語。
那為什么口語這么難練習,練了這么久卻發(fā)現沒有什么進展?其實主要是我們從小的英語學習與"口語"其實是"背道而馳"的,我們說英語往往是卡頓,想中文在想英語,而且還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然后還一直糾結語法問題。
許多人從小學或者中學就開始學習英語了包括各種單詞,句型,語法。但是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夠脫口而出的與外國人交流呢?
我身邊不乏很多過英語四六級的,甚至專四等等一些英語等級考試,但是說到口語卻都是大家的痛楚。
其實在應試學習這種背景下,我們更多學會的是如何去閱讀 ,寫作。而不是去說,閱讀只要詞匯量夠基本沒有很大問題,作文許多人都是背模板,或者說許多模板往上套基本沒有大問題。
口語更加講究的是場景表達,就是用最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這就要求只要掌握生活詞匯就行,那為什么過了四六級,甚至是專四專八,還是不會說或者說還是不夠理想?或者卡頓,想中文然后翻譯成英語在說出來,又或者總想著語法結構問題,去想腦袋里卻沒有很好的表達詞匯去表達你的意思。。
我之前也問過許多口語非常的人,總結如下:
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想他自己的母語,讓自己完全溶入在一個外語的環(huán)境里面!這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我們大多數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都是先想中文再去翻譯成英文,這是正常的思維,但卻是極其不利的方法!瘋狂英語主張翻譯教學法,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你只想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不想在將來從事口譯方面的工作,翻譯訓練未必是最好的選擇。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語言不管是輸入還是輸出,都要求我們能夠快速的反應,如果我們聽到英文想把它翻譯成中文,想了中文后再翻譯成英語,會導致信息傳遞速度減慢,從而阻礙了我們利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目的;
其次,英語和漢語是兩種區(qū)別很大的語系,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很難達成完全的一致,也就是說難以保證翻譯后的標準和地道;等等。所以對所有想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人來說,我對大家的建議就是:
學會用英語思維!
這里我順便引入一個大家耳熟能詳但卻其實是一個什么模糊的概念,那就是:到底什么叫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瘋狂英語的目標是讓三億中國人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那么衡量一個人能否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標準是什么呢?是不是把一篇文章背的滾瓜爛熟然而賣弄出去就叫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呢?當然不是!可是我們似乎就是通過一些很短暫的片段來判斷所謂的一口流利的英語,其實這是很片面的,因為你換一個話題讓他講,說不定他馬上就會變得結結巴巴,這當然不能稱之為“一口流利的英語”。
而我認為,衡量一個人能否講一口流利英語的重要標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能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之前前聽英語和說英語時是:
英語→漢語→信號→漢語→英語,
而現在則是:
英語→信號→英語,就是將英語直接轉換成信息,然后又直接將信息轉換成英語,達到了暢通交流的目的。
口語的學習如果沒有好的方法可能耗費大量時間卻沒有顯而易見的效果,甚至對口語的學習失去興趣。
總結英語口語形成必經的六步進法(個人經驗):
1.發(fā)音
2.場景詞匯(積累常用表達)
3.聽力
4.英語語素
5.中英思維轉換
6.口語輸出
感謝你看完了這篇文章,也很高興能夠分享經驗,也歡迎對英語口語有興趣的朋友互相交流。